前言(2)

对于米歇尔来说,当前最困难的事情是学会面对这个事实:在90天的百万美元挑战中,她像变了一个人。当她每次发现自己真的很幸福时,一系列假设性问题就会困扰着她。如果不是吉迪恩的去世和老埃里克森夫妇的残酷,她自己能达到这个无所不能的境界吗?为什么一路走来必须失去吉迪恩和以前的自我,才能达到现在这种自我觉悟的水平?为什么不失去亲人,这种内心平静就不能自动表现在自己的意志之中?吉迪恩是上帝派到她生命中的天使,好让她成为今天的自己吗?这种冷静的精神争论是米歇尔每天都要面对的内心斗争。

时间一久,幸福感开始战胜内疚感。她开始对现在的自己、自己作为开明百万富翁和为人母亲的角色心存感激。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表明财富是有力的共鸣,不是可以囤积的财产。金钱在生活中来来往往,但精神启迪和自我觉悟将永远持续下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米歇尔半夜醒来,感觉到必须迁出科罗拉多迪尔克里时,她没有半点迟疑。她卖掉房子,当然赚了一大笔钱,开始走向新生活。

米歇尔告诉老埃里克森夫妇她打算带着孩子搬走,老埃里克森夫妇表示反对,但这场斗争非常短暂,因为米歇尔现在也能像老埃里克森夫妇一样聘请得起同样能干的律师。安东尼·埃里克森已经不能再欺负米歇尔了。相反,正是他的盛气凌人让她战胜了从小就有的贫穷心态。米歇尔15岁时,母亲死于癌症。从那时起,她一直就有这种心态。不管她多么不喜欢老埃里克森这个人,但她觉得还是要感谢老埃里克森,因为是他让她成为现在这样一位女性。

米歇尔知道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于是同意在假期和生日时定期去看望他们。在打电话告诉安东尼这个消息时,她觉得吉迪恩也会喜欢这样做。那天的谈话让痛苦的老埃里克森喜出望外,也让米歇尔非常欣慰。米歇尔逐渐懂得,她的幸福与生活条件或表象没有关系。幸福取决于她自己,而且她现在也学会了彻底快乐。米歇尔最终学会了喜欢自己。

尽管米歇尔为作出搬家的决定而高兴,但要面对未知世界,她还是难以抑制心中的疑虑和困扰。每当这些想法袭上心头,米歇尔就努力回想自己在与老埃里克森夫妇90天斗争中学会的精神原则:一旦知道了为什么去做,接下来就是决定怎么去做。这是宇宙规律之一,她也不可能违背。但是,去哪儿呢?干什么工作?当这些不确定的想法掠过脑海时,她决定等待一个清晰的信息,然后才能作出有关搬家的下一个决定。

一天晚上,当她正在客厅里冥想之际,这个信息出现了。这些冥想练习或者叫做有意识梦境,是萨曼莎教给她的一种方法。静坐不动,凝神沉思。她愿意打开想象的大门,一幕一幕地思考明天的未知事物,思考各种美好的可能,自己会怎么样,会做什么工作。

作出搬家的决定后,已经过去三个星期了。房子已经卖掉,一切很快就要结束,米歇尔面对的是重新塑造生活的艰巨任务。看着她和吉迪恩多年来积累下来那么多东西,她觉得有些好笑。她现在想过更为简单的生活。任何一件与吉迪恩有关的东西,她都不忍抛弃,但她知道财物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对米歇尔来说,爱情是两颗心灵的舞蹈,不能用成就或财产来界定。她与吉迪恩之间的爱是纯洁的,这些东西与那份爱情无关。

捕捉到这个信息时,孩子们正在床上熟睡着。夏天的雨轻轻地敲打着房顶。这是米歇尔喜欢住在科罗拉多的一个原因,天气变化无常。对她来说,雨声能带来一种舒缓、浪漫的生活观,能让她平静下来。

她坐在客厅的地板上,闭上眼睛,任由思绪飘向新生活,在一个新的小镇里,远离老埃里克森夫妇警惕的眼神。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她想。一个想法突然降临,就像一道灵感闪电!她要在科罗拉多艾迪尔怀尔德开一家小书店。她知道,早有许多家大型书店存在,经济形势也在逆转,开一家独立书店简直就是一个反直觉的想法,但她相信这个想法。她知道,如果开一家书店,就得是一家独特的书店。正是在那个时刻,她的想法成形了。她想睁开眼睛,跑到电脑旁,把这个灵感记下来,因为担心它会溜走,但她提醒自己,在上帝的脑海中,任何东西都不会丢失。如果一个想法与一个人的心灵目标相关,任何担心都会消散。这就是她对信仰的理解:信任小东西,因为万物最终都是小东西。

思考完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之后,米歇尔开始进一步专心考虑这个想法。深沉而充满灵气的呼吸让她的心灵平静下来。沉浸在这种安静冥想15分钟之后,米歇尔开始写下这些东西,她后来称其为《冥想宣言》,对她来说,这不过是一个梦想者的行动清单。她是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35岁,将要开始全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