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梦
梦想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人一生的追求其实都是对梦想的追寻。梦想给予人们以方向和目标,赋予人们动力和能量,促使人们不断向前进步。历史上任何国家的崛起也离不开梦想的召唤,梦想之于个人可能会成为改变命运的动力,之于国家和社会则可能成为发展进步的源泉。梦想凝聚社会能量,推动社会发展,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人去奋斗。
梦想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和需求来阐发。比如在政治上,人们能够拥有平等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在经济上,人们能够获得同等致富机会和待遇水平,拥有平等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在文化上,能够得到尊重和理解,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自由等等,而一个国家及其人民的梦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国家独立、繁荣、富强,人民幸福、自由、安康。
任何一个国家及其人民都有一个强国富民的梦想,中国这个传统的大国及其人民也一直在努力奋斗着这个梦想。在如今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强大时,“中国梦”也就很自然地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中国自古是一个大国,在近代以前的2000多年里,中国始终都是东方的独立富强国家,但是到了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来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国家渐渐走向衰落。
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噩梦实在太多: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庚子赔款等这些噩梦自不待言;经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等,中国人民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虽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却一次又一次地归于失败。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当时他首次提出了“欲使中国为世界最强之国,最富之国,又政治最良之国”的中国梦。但孙中山的中国梦未等成真,黑暗重新笼罩中国大地,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国内军阀割据混战持续不断,中国相继进入了十年国内革命战争、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的大战乱时期。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中国都处在国家动乱和内部斗争的状态中,到1949年夏,三年解放战争结束后,中国从总体上才迎来和平时代。中国终于从内部斗争与抵抗外侮的艰苦磨难中迎来新生,中国人民开始追寻真正的独立、繁荣、富强的中国梦。
1956年11月,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之际,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正式提出了“中国梦”,他说:“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尽管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出现过种种挫折和磨难,但中国朝着这一梦想迈开的脚步却坚实有力。前30年的艰苦奋斗,后30年的改革开放,都结出了累累硕果。一个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已屹立于世界东方,“小康社会”的理想不再遥不可及。经过新中国成立后60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0年里,许许多多个人和企业,在给社会做贡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奋斗成功的本身就是对“中国梦”的诠释。这使得中国人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寻自己的中国梦。
200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江泽民指出:“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中国也正以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大国形象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一个生机勃勃的复兴国家形象再次喷薄而出,中国梦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
2006年,中国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这一年恰逢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而青藏铁路的最早倡导者和规划者就是孙中山先生,他的这一宏愿在21世纪之初终于变为现实。其实不光是青藏铁路,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设计的诸多梦想都变成了现实,而他的“欲使中国为世界最强之国,最富之国”的“中国梦”也正一步步得到实现。《纽约时报》前总编辑西默•托平曾多次来访中国,2008年10月,88岁的西默•托平再访中国时,从当年的南京解放谈起,老人称“新旧中国的变化看起来就像一部科幻小说”,“60年里,中国人已经实现了毛泽东那一辈人的梦想,即让中国重新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之一。”
自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全体国人的奋斗努力,孙中山和毛泽东的中国梦正逐步得到实现,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得到全面地绽放和光大。
梦想照进现实
当然,中国的国家梦也包括了全体中国人的个人梦,中国梦是由无数的个人梦组成的,同时也构造着无数的个人梦。国家的强大是社会成长和公民发展的前提所在,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造就一个强大、统一和良好的国家主权。中国梦的实现还在于给每个社群、每个公民实现自己梦想的充裕空间,让公民追求和创造的冲动释放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并让社群与公民的追求与国家追求保持和谐与统一。
所以,对于什么是“中国梦”,这其中包括了个人的中国梦和国家以及民族的中国梦两层含义。中国梦对许多渴望成功的个体公民来说,应该是指能够保证他们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奋斗精神,去争取美好幸福生活,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梦想的公平、公正的环境及条件。同“美国梦”一样,让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竞争的舞台,让每个人争取把自己能力发挥到极限,这也是中国梦最核心的价值。
中国梦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就是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昌盛,而在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同时,也能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中国梦也包含着外国人的追求,包括外国人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愿望和梦想。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会用特定的、美好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梦想。如美国人会用平等、自由、冒险、公平机会等来诠释美国梦;而中国人则会用和谐、和平、安康、富强等来描绘中国梦。
而与美国梦相比,中国梦的最大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国梦的规模更大、范围更广。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的人口规模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得多,而且从中国整体现代化进程来看,现在才刚刚开始,还处在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因此,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现代化的进展程度决定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国的成功者的规模将是史无前例的。
其次,中国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教育、环保等众多领域,这也决定了中国梦的范围和领域要比美国梦更加宽广。
另外,中国梦是与世界分享的。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同美国现如今的严格移民制度相比,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人可以做中国梦,而且可以使外国人也能够做中国梦。事实也正是这样,一批一批外国人士在中国发展中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显示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最后,与崇尚个人奋斗、鼓励强者越强的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更加重视群体的感受。中国梦一方面鼓励强者越强,另一方面对落后者也不忽视,每个人凭借个人的能力去奋斗,但又不忘关怀与合作,以此将能产生一个更好的“大同”世界和“共和”时代。
尽管中国梦和美国梦对各自内容、特征以及实现方式有着不同的阐述,但对于幸福的追求却是包括中美两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美国梦一样,从普通个人的角度出发,一个中国人的梦和一个美国人的梦是有相通的地方的,那就是对美好幸福生活以及个人价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美国梦相信只要坚持刻苦、勤奋、努力,就有实现梦想的一天,中国梦也相信个人的勤奋努力,这同样是中国梦的基础。智慧、勤奋与坚忍不拔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社会的宽容与机制是实现梦想的大环境,就这一点而言,中国梦与美国梦都是相通的。
所以,在追求目标和实现方式上,中国梦与美国梦在本质上是接近的。事实上,在任何国家和社会都可能如此,只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奋斗创新,梦想总会有成功实现的一天。
自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中国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人给自己设置的美好前景和梦想,这其中既包括了国家独立、繁荣、富强的中国梦,也包括了人民幸福、自由、安康的个人梦,这些前景和梦想正在被一步步具体化了的发展计划和举措变成现实。
中国能够体悟到中国梦的到来,世界也能够感受到中国梦的到来。中国人告别了噩梦时代,走进了张大美梦、制造光荣的时代。这是兑现梦想的时代,人人都可以,人人都有机会实现梦想。在成全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中国梦同时,也成全着这个国家每个公民的中国梦,还成全着世界公民的中国梦。
在中国人探求中国梦的征程上,21世纪前十年甚至二十年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迄时为止最为辉煌和灿烂的时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从来没有像这十年那样得到如此的呈现和绽放。“西部大开发”、“加入WTO”、“全面小康”、“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神舟飞船、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这些都是中国人探求中国梦的成功见证。
美国记者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曾影响了一代中国新闻人。中国这几十年伟大的历史也应当孕育出一部同样的作品,而且,对一个正在崛起和复兴的国家来说,它更够得上“光荣与梦想”这样的题目。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充满机会和梦想的时代: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实力稳定而迅速的增强,无疑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和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相比,现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崭新而富有朝气。
历史上许多巨大的转折性变化,都是由微小的进步逐渐积累形成的。新闻是历史的初稿,在讲述宏大事件中应当从昨天的新闻热点细节说起——或许,这也是值得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特别记载的变化。而这样一部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不是某位作者一个人能够书写的,而是由全体中国人来写就的。
对国家而言,某一时期历史的伟大意义在于许多年后,一个中国人在表达其为什么热爱这个国家,为做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时,会想起这一段历史的种种辉煌和磨难。任何成果越是得之不易,就越发让人珍视。中国版的《光荣与梦想》应该让未来的中国读者在读到今天的历史时,心底会自觉明白:我为什么要热爱和保卫这个伟大的国家……
在人生和国家的前进道路上,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盛,都离不开梦想的支撑、智慧的思考和勤奋的追索,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梦想照耀现实,现实滋养梦想;中国梦提升着中国,也感召着世界。让我们共同默祷“我有一个中国梦”,让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