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此种心态的典型症状:
第一,做事消极被动,总是听之任之,总说“我也没办法”;
第二,经常抱怨不公平,将责任归诸于外;
第三,总觉人生无趣,人生没有目标。
此种心态的修炼要点:
第一,对于任何事,我都有选择的自由;
第二,我要对我的生活负全部的责任;
第三,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对于任何事,我都有选择的自由
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
有两个年青人,一个家世显赫,另一个则是一贫如洗的普通职员。家底殷实的青年非常神气,他为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的富有而自豪,并向那位普通职员趾高气扬地吹嘘。普通职员听后,毫不自卑地回应说:“原来你是那样伟大祖先的后代啊!可是,你要知道,你或许是你们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而我却是我们家族的祖先。”
谁主宰了我们的命运?当我们抱怨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没有出生在一个富强的国家时,当我们遇到困境,遇到他人给予我们障碍与挑战时,我们抱怨他人,甚至抱怨那该死的困境,但我们似乎忘了到底是谁主宰着我们的命运。是父亲,是母亲,还是国家或那该死的困境?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伟大和智慧的人都并非出生于富足而显赫的家庭,但他们却因自己的努力而使自己的家庭乃至祖国都显赫起来。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士尼开幕,给香港的孩子们带来了欢乐。米老鼠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形象,也是迪士尼的经典。但是,这个米老鼠卡通形象的诞生,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米老鼠卡通形象的创作者、迪士尼公司创始人沃尔特•迪士尼(Walter Disney)。
1901年,沃尔特•迪士尼出生在一个生活条件并不好的家庭,他的父亲对包括沃尔特在内的孩子们管教极严,经常让他们打工挣钱,如果表现不好还会遭到毒打。后来,沃尔特受应征入伍的哥哥罗伊的影响,成为一名国际红十字会的志愿兵。
服完兵役后,经他哥哥的介绍,沃尔特来到一家广告公司画漫画,由于公司质疑他的绘画能力,因此他只干了一个月就被解雇了。后来又找了很多个单位,但他们都不肯用他,那是他人生中最失落的时期,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更糟糕的是,他租的那个地下室,房东也开始向他催交房租,他只能深更半夜趁房东入睡后才敢进去。有一天,当他躺在床上,感到茫然无助的时候,突然看到两只小白鼠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开心地玩耍。这一幕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突然间意识到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老鼠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都能如此开心,一点儿都不受困境的影响,而我竟然自暴自弃,岂不是很可笑!
于是,沃尔特重新振作起来,与人合伙开了家商业美术公司,由于从一项业务中只能挣一点点钱,开业一个月后就停业了。沃尔特没有气馁,又成立了欢笑动画公司,可是不久又倒闭了。后来,他来到洛杉矶,与他的哥哥成立了迪士尼兄弟制片厂。可是,业务开展并不顺利,他又遇到了困境。有一次,在火车上他又想起了地下室里的小老鼠,突发灵感,拿出他的速写本,创作出了一个以老鼠为原型的卡通形象,就是现在我们所喜欢的米老鼠的原形。
迪士尼公司因米老鼠的诞生而逐渐走向辉煌,成为世界娱乐产业的佼佼者,也为全世界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而沃尔特•迪士尼将这一切都归功于那些小老鼠们,因为是它们让他理解了生命的主宰者是自己,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凡事要积极主动,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生的不幸就在于,当我们付出很多,经过千辛万苦地努力得到某些东西后,突然发现那根本就不是我们想要的,而想要的早已从身边错过了,或是曾经拥有过却因为没有珍惜而早已失去了。因此,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积极主动的心态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并懂得如何选择和承担。
曾有一个青年才俊,是很多年轻貌美女性倾心的对象,可是他都不为之所动,因为他立志要先成就一番事业后再考虑个人终身大事。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此女美貌动人,善解人意,确实是男人心中的女神,而且对他也是一见倾心。可是他仔细想了想,对自己说:“现在还没有事业呢,还是先等等吧。”
之后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公司业务越做越大,个人财富也已达到多数人无法企及的数目。他想现在可以去找那位他心中的女神了,她那迷人、优雅的身段在他的脑海里还是那么清晰,通过各种方式他终于找到了她。可是,她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了。
这时他才发现,一晃已经过去20年了。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次地选择,选择无所谓对错,重点在于你是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选择时不害怕,选择后不后悔。人站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往哪个方向走,你的选择将决定你将来的命运。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而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昨天选择的结果,明天的生活也必将是我们今天选择的结果。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有选择的自由,但同时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全部的责任。这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很多学生,学生们非常尊敬他,因为他总是能帮他们解答人生的奥妙,让他们受益匪浅。
有一次,学生们一起问苏格拉底,人生是怎么一回事?苏格拉底听后,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一片苹果园,对他们说:“你们从果园的入口处进去,一直走,不要回头,走到果园的出口处,去摘一个你认为最大的苹果,记着每个人只能摘一次,我在出口处等你们。”
当苏格拉底到了出口处,等待片刻后,学生们陆续地走了出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苹果,有个学生恳求说:“老师,我能再进去一次吗?当我走进果园时,我就看到了一个大大的苹果,于是我就摘了下来,可走到后面,我又发现了更大的苹果。”此时又有另一个学生用同样的语气恳求说:“老师,我能再进去一次吗?当我走进果园时,我看到了一个很大的苹果,但我想后面一定会有更大的,于是我没有摘,结果走到后面时,我才发现都没有比之前看到的那个大,没办法就随手摘了这个了。”苏格拉底笑笑说:“这就是人生。”
选择本身无好坏对错之分,对结果的认知差异让我们产生了满意或不悦的感受,同时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也影响着我们的感受。本来就只是去摘一个自己认为最大的苹果,可到了后来却变成了想要摘到比其他人摘的都要大的苹果,甚至是整个果园里最大的苹果。这种比较使我们原先的预期发生了变化。而满意是来自于现实结果与理想预期的相接近程度,现实结果越接近或越超越理想预期就表现为满意,反之则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