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对失败的反思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并不是因为他们身上没有好的习惯。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好习惯,阻碍我们成长最重要的杀手是我们身上有太多不好的习惯。比如,做事情总是差不多,经常迟到,答应别人的事总做不到,自己总管不住自己,等等,这些坏习惯严重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功一定有理由,失败一定有原因,我们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而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当一件事情没有做到理想状态时,它一定是有原因的,找出原因并加以分析,我把它称之为对失败的反思。
很多人失败后就放弃了,不去反思失败的原因,结果就会反复地失败。以炒股为例,有多少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并不反对炒股,股票和期货都是勇敢者的游戏。据不完全统计,做一年股票赚钱的人有10%,做三年股票赚钱的只有3%,做五年以上股票的人中能赚到钱的1%都不到。
2009年的世界首富是股神巴菲特,他早年喜欢赌马,有一次输光了所有的钱后,痛定思痛,总结出大多数人赌马的两个心理特点:一是进行第一轮投资后,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二是人们总是以输钱的方式来想赢取更多的钱。于是进入股市后,巴菲特只做两件事:一是选择有价值的股票进行投资买入;二是在合适的时机将其卖出。巴菲特不相信市场上对某只股票的估值,只相信自己给某只股票的估值,到了自己的心里价位后就卖出,然后这一轮投资就宣告结束,不管之后是涨是跌,决不再轻易介入。因为他懂得:操作越多,风险越大。
当时,巴菲特以每股1.4~1.6港币的价格大量买入中国石油股票,直到中国石油的股票价格达到10港币左右的时候全部卖出。在他卖出后,中国石油的股价继续上涨,最高达到14块多港币。这时有记者问巴菲特是否因为早卖出而后悔,巴菲特说涨到11块时就后悔了,不过既然已卖出也就不多想了,因为炒股的人永远都别想在最低点买入,在最高点卖出。
巴菲特是绝对不会在10块钱卖出后又在12块大量买进的,因为对他来说这一轮投资结束了。而我们大多数股民却总犯这种错误。
在股票投资里,难的并不是获利,而是获利了结。你想在一天里赚取10%的利润不难,你想一个月里赚取50%的利润也不难,但你想在一年里赚取20%的利润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你想在十年里每年保持20%的投资回报率则更为不易。这一点值得大家深思。
在职场中,我们也要重视对失败的反思,为什么你的同事晋升了,而你还只是普通的职员?为什么你的重要客户流失了?等等。注意要找自己的原因,你有没有做到用积极主动的心来领导自我?有没有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来?有没有从改变自己开始?有没有为客户及组织创造价值?有没有用追求卓越的心来管理自己?有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等等。然后总结出来,制定行动方案,依此实践。
一次培训课结束后,上海某知名房产中介连锁公司销售部的陈某找到我,向我求助。他说他的业绩在分店里是属于第一梯队的,并多次获得了销售冠军,今年公司发展迅速,开了多家分店,很多当时与他一起进公司的人都被提拔为分店的店长,而他因为只有高中文凭,直到现在还只是个普通销售员。他心中非常不快,希望我能给他些指点。
我对他说,职场就是商场,客户和老板就是你的买家,若你想得到更高的薪水,就得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也就是做更多的业绩,这一点你做得不错。现在你想拥有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机会,首先你应该清楚谁是你的买家,谁的决定可以使你当上店长,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比如说是老板,那么你就主动地去与老板沟通一下,要了解老板的需求,也就是你的老板是如何选择店长的,店长需要有什么条件,是因为你没有一个大学文凭的证书呢,还是你的知识素养让老板觉得你目前还不适合进入管理层呢?还是其他。若真的是因为你的文凭较低,而你又非常希望在这家公司里继续成长,那么去读一个大学文凭就是了。
在职场中,要重视对失败的反思,要做到一切从改变自己开始,不抱怨他人。当遇到失败的时候,要告诫自己:一切都是我的错,别人轻视我必是我没有分量。然后了解对方的需求,改变自己,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值得对方信赖的人,并为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自然可以获得职场的成功。
我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管理培训的同时,也给不少企业做过咨询项目,后来我发现咨询项目成功率很低,就连麦肯锡、博思艾伦这样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在中国也做得不好。为此我专门调查研究了中国的咨询市场,经过调研发现,中国咨询难做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明确。
以电脑为例,电脑硬件有显示器、内存条、硬盘、显卡、CPU等,软件有视窗、办公软件等。当显示屏有抖动时,我们可以判断为显示器或是显卡有问题;若电脑运行速度太慢,可以判断为内存空间太满等。内存有内存的功能,显卡有显卡的功能,所以当出现某种状况时,表示某个硬件出错或损坏,或某个软件受病毒攻击等。
企业也应该这样,销售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部门就像电脑的各个部件一样,它们只行使部门功能,各个员工根据岗位胜任力模型,要非常精确和到位。但是目前我们国内的企业还做不到这一点。对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而言,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成本太高,管理水平即软件跟不上。所以我认为,国内大型企业首先可以从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完善做起,先把组织结构建设好,这样再引进一个管理系统才会有意义,咨询起来才有的放矢。我建议采用顾问的方式,即聘专业的咨询人员为顾问,定期将企业战略和管理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顾问进行交流和探讨,或是针对管理团队的一些问题,进行顾问式的培训,类似古代军师的角色。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看书、看电影、看很多身边人的事情来获得感悟,学习好的经验,以失败为警戒。
知行合一,坚持在做中学
人生没有失败,除非你不愿去学习和成长,而学习和成长需要我们要用追求卓越的心态来管理自己,用不服输、不认输的心态来要求自己。不认输就不会输,无论被打倒多少次,只要最后一次倒下的是对手,我们就是胜者。
有一次,我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课。班上有一个学员非常积极,课后他告诉我他是浙江某民营企业的老板,说自己事业也小有成就,企业管理得也算不错,可却觉得对儿子的教育十分失败。他说:“易老师,我的儿子太娇生惯养了,吃不了苦,以后怎么接我的班啊?你能不能帮我把他训练成一个强者,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我问他怎样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说就是永远不认输,不会被困难击倒,就像他这么多年的商业经历,虽然早年遇到过多次大挫折,就是因为不认输,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我说:“那你给我半个月的时间,不过这半个月期间你不要给他打电话,也不要问我是怎么训练的,总之半个月之后我把他带给你。”他想了想后痛快地答应了。
在这半个月里,我让他的儿子跟一个跆拳道教练学格斗。半个月后,我带他去体育馆,我让教练安排他的儿子跟其他学员对打。没打几个回合,他的儿子就扑通一下倒在地上,因为对方已经练了一年多了。不过只见他的儿子迅速地站了起来,但没多久又扑通一下被打倒在地。不断地被击倒,他的儿子却都能站起来,如此反复,甚至还击倒了对手一次。看到这些,他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易老师,谢谢!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说:“你不用谢我,其实你儿子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信念,可能是你以前没有发现,这应该是遗传你的基因吧。”
其实,在那半个月的训练中,我只是让教练激发他儿子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反复在他脑子里植入一个理念,就是不认输就不会输。所以当被打倒时,就让他马上站起来,越快速地站起来,就越能让对手产生敬畏心理,并会觉得他是一个无法击败的对手。
不认输就不会输,要想赢对手,就必须重视对失败的反思,想想对手是如何将你击倒的,他有哪些优势是你现在所不具备的,而你现在具备什么资源,如何才能赢对手,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改正不好的习惯。更为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坚持在做中学。
李小龙所取得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始的时候他并没有那么厉害,他甚至还有高度近视和扁平足。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后来的武学大家的呢?这与李小龙超强的好胜心是分不开的,更与他重视对失败的反思以及坚持在做中学分不开。
李小龙在输给山本冈夫后,非常不服气,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告诉他决不能输,于是他闯进了山本冈夫的武馆,说要与他“切磋”。与其说是“切磋”,不如说是找打,李小龙被打成了重伤,回去边养伤边反思应对招式,等到伤好一点后,他又去找山本冈夫“切磋”。
身边的朋友都不理解李小龙为何要这么做,连最亲近的女朋友也不理解。出于对他的关心,大家都劝他不要再去找山本冈夫了,可他却似乎非常乐于找打。是李小龙的脑子被打坏了吗?当然不是。他是想通过反复地“切磋”,看看山本冈夫是如何把自己打倒的,到底为何自己会输给他,然后思考怎么破他的拳,怎样改变和发展自己才能赢他。
多次挨打后,李小龙痛定思痛,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终于得出结论:之所以输给山本冈夫,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拳术不如他,而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和抗击打能力不如他。山本冈夫平日训练的道具是铁人,而李小龙用的是木人桩,这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李小龙意识到这一点后,回去马上将训练的木人桩改成了铁人桩,以加强肌肉强度的练习。
最终,李小龙打败了山本冈夫,并以良好的武德赢得了山本冈夫的尊敬。
与人学习是自己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向对手学习,向成功人士学习;其次,要想超越对手,就要琢磨出你与对手不同的地方,找出自己的特点和独特优势;再次,坚持在做中学,不断去体验、交流、反思、体认、应用,以这个循环来逐步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