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CEO的生活(2)

在公众面前难以坦然表达自己的观点,是CEO的共同弱点之一。弱点二,CEO发现,管理那些曾经和他们平起平坐的人是相当困难的。弱点三,CEO们觉得现在的地位妨碍他们和手下的团队建立亲密的关系,有些人被迫诉诸不现实的支持。

在伦敦金融时报指数(FTSE100)收录的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它的老板请了一位女演员来训练自己去扮演CEO的角色。他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不得不学习在员工、媒体、股东和股票分析家们面前表演。“我是一个非常腼腆的人,”他坦白道,“不会自然地和人们打交道。多年来,我发展的只是一种管理模式。其实大家都在装模作样,我们都是演员,我得学会演戏。那个女演员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教我肢体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如何当众讲演。我这个性格内向的人被搞得精疲力竭,其实我根本不需要什么友谊和亲密关系,我宁愿和我的下属保持明智的距离。”

还有一位老板将一位歌手召到了公司总部,做同样的事。“像我这样不苟言笑的人,干这些事太难了,我得跟企业以外的那么多人和那么多合作伙伴讲话,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他说,“我找了一个歌手来当发音教练。她问我:"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情绪?"我说我想在做报告时感情丰富一点,然后她就专门教我这个。”

对CEO们来说,控制情绪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必修课。作为领导者,他们希望自己临危不乱。经营企业主管培训机构CardiacCoherence的艾伦·沃特金斯相信,对控制情绪的渴望将CEO们引向了极端。“他们不受情绪支配的倾向过分了,”他说,“不幸的是,这种违背本性的做法恰恰降低了他们的领导魅力。很多CEO是在管理,而不是在领导。”沃特金斯认为,CEO们过度操劳,在繁冗的进程中急于做出决定,当他们做出决定时,往往汗流浃背,心力交瘁,于是他们关闭了情感的大门。“CEO们应该更活跃,更热情,”他说,“为此,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

另一位企业培训师谈到他的客户中一位特别缺乏情感的CEO。他回忆道:“我让他想想,在他的一生中有没有什么真正让他热情洋溢的事情。他呆坐着,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告诉我:"没有,我从来没有那种感觉。"”培训师又问他,他小时候在足球场上踢进一个球时有没有激动过,回答仍然是毫不犹豫的“没有”。接着,培训师让这位CEO用最精确的词形容自己的情感特征。“他想来想去,就总结出"保持镇静"这一点,”培训师说,“他如此努力地控制情绪,以至于他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东西就是自制。”

以上是极端的例子。还有很多CEO发现,应付巨大压力时,确实需要一些支持。他们获得支持的途径很多。啤酒企业Scottish&Newcastle的前任CEO托尼·弗罗盖特强烈地依赖妻子,他的妻子曾经是Brambles集团的人力资源经理。“我感到幸运,”他说,“她是那么了解压力。”

一些CEO从董事长的指示中获得力量,还有很多CEO求助于职业培训师。在我们访问过的CEO中,有39%的人说,他们求助了其中之一。安迪·哈里森说:“把下属变成朋友是很可怕的,因为你说不定要解雇他们。你可以接近下属,和他们谈谈工作,但别搞得太亲密,小心失去威信。”不过培训师也不总是受夸奖的,广告业巨头WPP集团的CEO马丁·索瑞尔爵士说:“如果你去找培训师或顾问,他们通常是没有真正经营过大公司的人,他们如何能告诉你怎么做呢?”Alliance&Leicester银行集团的前任CEO理查德·皮姆也同意这个观点,并补充道:“他们是精神病医生,其中有些只不过是在装神弄鬼。”

在第十四章中,我们将解读CEO们求助的各种资源,以及如何最好地利用它们。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无论他们构建的是什么样的支持网络,寂寞都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感到孤独,就养只狗吧。”麦克·荣尼有些冷漠地说,“但CEO的工作是独特的。你不再有平起平坐的人,不像过去在一家大公司中和许多人一起当管理人员,那时候你和同事们见面,会听到某人说老板是个傻瓜。”归根结底,CEO们必须学会坚韧、达观和独当一面。对有些人来说这很自然,有些人则需要学习。

撇开支持网络不说,CEO们的压力有时确实太大了,某些人采用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方法。谢莉·冯·斯图瑞克透露了其中的一种。谢莉是加利福尼亚人,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开辟了第一个占星术专栏,她还有个副业,就是预测企业和娱乐界的著名经理人的命运。她使用一个占星术图表,上面有诸神、日月星辰,以及被预测者的位置、当前日期和出生时间,她用这个来检验一个人的优势和盲点,再从占星术的角度预测这些人会出什么事。“CEO们通常都很注重他们的优势,忽略自己的弱点。”她说,“我靠星图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弱点,不再小看这些弱点而学会利用它们。他们来找我,通常是因为陷入了危机。人们不会在诸事顺心的时候来寻求支持的。”冯·斯图瑞克宣称她预测了几次收购和股市崩溃。她甚至说,她预测了2007年以来的信用危机。她说自己曾经通过一幅星图预测了好莱坞的一家大制片商要上电视的事的。她从这些星星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对那位制片商说:在这家公司将出现一个大骗局。“我不仅能看到一个骗局即将来临,还能看到它怎样出现。”她宣称,“我清楚地看到他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我说到那些时,他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曾经和一桩大丑闻有关,这显示在他的星图上。随后他果然出现在了电视上。他当时对自己的丑闻心知肚明,但是他并没有向我承认。”

其实,占星术对CEO们做决策连起码的安慰作用都没有,却间接表明了CEO们处在这个位置上的巨大压力。

没有个人生活

获得所有你希望得到的支持,实现目标,保证公司高速运转,这让人无比兴奋。但是工作并不意味着一切。一家大型上市公司的CEO,是否拥有健康的个人生活呢?大多数CEO发现这极其困难。

在我们访问过的CEO中,超过一半的人说,他们只有很少的时间去和家人共处或者发展个人兴趣爱好。谁叫自己是老板呢?不少CEO自我解嘲。为了达到平衡状态,CEO们需要做出妥协,这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配偶和家庭牵扯进来。

“我妻子早就知道她会进入一段怎样的家庭生活。”劳合社成员Amlin的CEO查尔斯·菲利普斯承认,“结婚前,有次,我不得不到印刷厂去为客户完成某些文件,我以为在那不会待多长时间,晚上还可以和她一起出去玩。她跟我去一起印刷厂,结果到第二天早晨5点钟,我们还在那里。尽管如此,她还是嫁给了我。”

另一家大公司的CEO,不顾配偶的抗议,接受了这个职位。“我跟妻子商量过吗?”他自问,“是的,她说不想让我干这项工作,可我多少忽略了她的意见。她说:"你已经自作主张了。"我说:"亲爱的,我觉得你当初反对我不是当真的。"可她有一半是当真的。她当时问我是否想到了所有的后果,能否保证兑现对家庭的承诺。我怎么可能同时履行对股东和对她许下的诺言呢?那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我无法回答。要达到平衡是如此困难。"出去度假时试试别带手机吧,"我妻子说,"别让你的黑莓手机跟着我们。"可我没办法把它抛开。”

曾任职于Inchcape公司的约翰逊和石油开采集团SOCOInternational的CEO爱德·斯托里,都和配偶达成过形式上的协议。“我妻子都忍受了些什么,只有上帝知道。”约翰逊承认,“我总是在飞机上,曾经一星期去了两次澳大利亚,一个月飞三次日本。每个星期天晚上,我都在往机场赶,每个星期一早晨,我都在5点回来。我跟她商量,等我60岁时就辞职。”

“我和妻子争吵不休。”爱德·斯托里说,“她问:"你什么时候又要骗我?你总是在骗我,天知道你又要去干什么!你会留在家里吗?"我无言以对。我们的争论依旧在持续着。”

对跨国公司的CEO来说,保持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尤为困难,因为他们常年奔波在外。“我和妻子结婚以来,在19个地方住过。”李·克利福德说,他曾是矿业巨头RioTinto的CEO,“我们能把多少时间花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CEO们在自欺欺人。我们要对自己的时间精打细算,见缝插针,我们的个人事务会陷入混乱,我们难以付出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

默文·戴维思相信,鉴定一个跨国集团CEO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是看他是否能在飞机上睡觉,因为这会在家庭中引起连锁反应。“如果你是一个差劲的旅行者,又得经营国际业务,那你的生活将是一场噩梦。”他说,“天啊,这可是工作。从他们把你塞到机舱里到旅行结束,你不知道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如果你在飞机上睡不着觉,回到家,你可能就要累垮了。”

对医药连锁企业AllianceBoots的前任CEO理查德·贝克来说,保持平衡无非是自制力的问题。“你得相当自制,全情投入家庭生活,”他说,“因为一不留神,你就会带着精疲力竭的状态回家。我妻子说我在晚宴上看起来很可怕,宛如行尸走肉。也难怪,我整天都在对别人说话,吃晚饭时,我只想安静地坐下来,听别人聊天。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拥有自己的时间。”

某些CEO设法为自己不顾家的行为开脱。“你得有自己的生活。我的孩子们建议我:"爸爸,过自己的生活吧。"”桑迪·克龙比透露道,“我确实有自己的生活,它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生活,但它是我自己的。每天24小时,我用7个小时来睡觉。我结婚36年了,从没有告诉自己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我已经过上了--它就是与工作相伴的生活。”

或许让人惊讶,克龙比的漫长婚姻生活并非与众不同。在我们访问过的CEO中,只有少数人离过婚,剩下的绝大部分人结婚超过20年了。不过,工作会深深地侵扰他们的婚姻生活。很多CEO最终将工作和家庭生活划分开来,平时住在公司的公寓里,或者从周一到周五都在旅行,到周末才回家。“我家里人已经习惯从周一到周五看不见我了。”英美烟草集团(BritishAmericanTobacco)的CEO保罗·亚当斯说,“他们能在周末见到我,但不是每个周末都能见到。我的孩子们就是这样长大的。”

“我可记不得我的孩子们是怎么长大的了。”一位结过两次婚的CEO说,“我想不起他们小时候的样子。人们问我是否在家庭和职业中作出了选择,我当然作出了选择。我不认为二者可以兼顾,选择是必要的。”事实上,私人投资机构AlchemyPartners的前执行股东乔恩·摩尔顿更喜欢向这样的公司投资--其首席执行官离过一次婚。他辩解说,这种人更具备成功的动力。“我对CEO们的婚姻状况非常感兴趣,”他表白道,“离过一次婚比没离过稍好些,因为管理者们要有动力,要面临挑战,有时需要重建他们的财产。离过两次婚就有点让人担心了,三次就太过分了。我对离过三次婚的人一般不进行私人投资。”

马丁·索瑞尔爵士经历过一次被广为宣传的离婚,他相信,每个人在工作、家庭和社会的冲突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少有人能在这三个圆环的相交处取得完美的平衡,我也没法做到。”他承认,“获得适当的平衡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我在生意之外接触的所有事务还是和生意有关。”

如果你正在经营一家大型上市公司,那么请做好心理准备,要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某些工作效率高的CEO透露,他们靠秘书按时送他们回家来管理自己的生活,或者学会极端的自制。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将告诉你一些方法,让你的高端生活更加称心如意。

好消息

现在你应该知道CEO是一份代价多么高昂的工作了。你也应该了解,为什么成为CEO的道路上往往会伴随着健康隐患。

在不久的将来,企业管理者要面对更多的挑战。诸如,公司日益被分散到全球各地、互联网促进了信息流通和决策,这都会让你的CEO之路越发艰难。

然而,抱怨和叹息并不是我们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我们知道,极少数CEO确实保持了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间的微妙平衡,并在真正地享受工作。在第十四章,你将看到他们是怎么做的。

本书将让你领略方兴未艾的全球化趋势,以及顶级CEO们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本书将向你展示这些顶级CEO们是如何一步步爬上今天的位置,他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如果你真的希望成为一名CEO,或者想更多地了解如何做这项工作,你不会错过本书为你提供的真诚的建议和最翔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