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麦可·路易士 著杰克 评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汤姆·沃尔夫(Tom Wolfe)和琼·迪迪安(Joan Didion)都是当代伟大的非小说类文学作家,我认为,麦可·路易士的成就也足以与他们媲美。他和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将非小说类叙事文学的水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麦可·路易士的作品拥有非凡的魅力。

2003年,麦可·路易士创作了《魔球》,讲述了比利·比恩(Billy Beane)重新振兴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Oakland Athletics;以下简称A’s)的过程。如果你是一个商人或棒球迷,或者只是一个对讲述失败者如何取得成功的优秀故事着迷的人,这本书就是你的不二之选。首先,让我来告诉你这个故事的结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A’s一直是棒球界中付给运动员薪水总额最低的五个棒球队之一,同时也一直是最优秀的棒球队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有趣的现象呢?那就看看比恩是怎么做的吧。比恩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总经理,他的这个职位非常难以胜任,似乎注定要失败。他被要求提高这个二流球队的水平,却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支持。但是他成功了。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他通过跳出思维的束缚而取得了成功。但他其实是通过充满活力的态度和大量的勇气来实现对这个传统球队的成功管理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将他的经验和教训应用到我们的企业中去。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的成功经历。

比恩认为,其他球队用起来好的计分法并没有他所发现的一套计分法那样有价值或可靠。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个名叫比尔·詹姆斯(Bill James)的棒球迷创造了另一种评价棒球运动员成绩的方法。他以上垒率和多垒安打率而不是击球率为评价标准——这是一个有用但并非创新的方法。詹姆斯真正的突破在于,他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选手应该是具有优秀的选球能力的击球手(换句话说,他们应该不会选击糟糕的投球)。击球手与投手的合作越好,以及前者自由上垒的次数越多,球队的得分就越多。当然,得分是棒球队真正的目标。比恩在A’s组织中采用了詹姆斯的评价方法。

确定采用这种计分法后,比恩采取的下一步就是寻找身价便宜而年轻的球员或年纪稍大的过几年就会退役的老球员。在几个赛季中,一旦年轻球员经自由经纪人介绍跳槽到别的薪水高的球队,A’s就可以补偿性地获得从接收该球员的球队中优先挑选新队员的权利。结果,在2002年的新球员分配中,A’s得到了七次优先挑选新队员的权利(这是现代棒球新球员分配历史上最多的),从而使得它可以挑选到符合其激进的新评价标准的优秀而年轻球员。

“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的决策人员对棒球运动做了大量系统而科学的调查研究,对从移动速度的市场价格到大型球队的普通球员和高级球员之间的内在差异等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重新审查。”

除了运用比尔·詹姆斯的计分法之外,比恩还利用了其他与众不同的方法。他不选择高中的投手(大学投手还可以,但通常也不是很有价值),不偷垒,不采用短打。他看重的是实际的数字和成绩,而不是球员的速度和体型。棒球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传承惯例的运动,因此,比恩采取的每一个创新方法都被看做是不同寻常的。

比恩的谈判技巧非常著名。其他大型棒球队的某些总经理们已不愿意再接他的电话,因为他们以前吃过他的亏。比恩的下属利用技术和互联网上传播的计分法优点,并追踪记录每个大型和小型球队的每个球员的情况。因为A’s在寻找具备的技巧与大多数球队球员不同的球员,所以他们就能够从基层挑选一位符合其要求的球员。然而,比恩必须小心谨慎,因为如果其他球队的总经理们听说他对他们的某位球员感兴趣的话,这位球员的身价就会飙升,从而超出A’s的预算。

每一个专家都会告诉你,经营一个成功的企业的关键是识别人才、留住人才、善于谈判和做好预算。对棒球队的经营也完全相同。麦可·路易士成功地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成功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启示意义的商业观点。然而,《魔球》所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的故事。麦可·路易士讲述的这个故事将激励每一位读者进行积极和独立的思考,而不受任何有限资源的限制。这本书的巨大价值就是让我们意识到了对新方法的需要。寻找一个节俭、富有创造力的新方法来经营你的企业。这本不寻常的书对每个商业人士来说都是值得阅读和收藏的。

& 图书信息:Moneyball, W. W. Norton Company, 2004, ISBN 9780393324815。

Ü 相关链接:另一个优秀的作家,《引爆点》;另外几个优秀的作家,《引爆点》后的资料;另一个评价员工才能的方法,《创意新贵》。

Liar’s Poker by Michael Lewis; Fooled by Randomness by Nassim Nicholas Taleb; Shoeless Joe by W. P. Kinsella。

行业透视

行业图书以广泛的视角对更加宽广的竞争领域进行透视。它们指导我们如何通过分享经济社会中其他行业的实践方法,使我们的工作适应于更加宽广的竞争环境,并带领我们深入地了解内幕信息。

1.《沃尔玛效应》(The Wal-Mart Effect;作者:查尔斯·费什曼)。没有一家公司达到了沃尔玛这样的规模,取得了和它一样的地位。它在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持续努力使得它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权威企业,并设定了包装、产品设计和商业实践的标准。通过《沃尔玛效应》一书,费什曼还展示了这个本顿维尔的零售巨人是如何不断地进行企业改革的。

2.《大片》[Big Picture;作者:爱德华·杰伊·爱泼斯坦(Edward Jay Epstein)]。爱泼斯坦向我们揭示了好莱坞和控制电影行业的六大媒体公司鲜为人知的运作内幕。电影的典型特点是其制作成本超过收入;著名演员的薪水极高,而媒体公司的收益来源并不是票房销售收入,而是出售翻印许可和电影相关产品所取得的收入。这就是爱泼斯坦在该书中所揭露的大片。

3.《无所不在的石油经济》[Oil on the Brain;作者:丽莎·玛格内莉(Lisa Margonelli)]。玛格内莉对全世界的石油从提炼到成为油箱中的汽油的过程进行了追踪记录。在这本书中,她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独资经营的加油站所有者销售水比卖汽油更赚钱的故事。她发现,当购买一辆新车时,消费者通常对杯托的要求比对燃油效率更加挑剔。每一个故事都揭露了从石油提炼到汽油消费的复杂过程。

4.《全球经济中一件T恤的旅行》(The Travels of a T-Shirt in the Global Economy;作者:Pietra Rivioli)。乔治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Rivioli开始研究自己的棉织T恤衫是如何来的。她发现,美国政府的政策对从得克萨斯州西部棉田到中国纺织厂这个服装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规定,并最终导致自由贸易的价格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样自由。